剑道漫长修练的路上唯赖不懈地锻练, 加上良好的指导及身适切的反省, 可以进步快速, 及早登于堂澳. 现列出几个题目, 请大家一起反省:
「基本构形六问?」: 能有什么样的准备, 才能打出什么样的剑。
两手是否正确地以小指、无名指著力为主, 掌心空 (即食指、中指根部内的手掌部份) 地来活用「手的灵活性」?
左手与肚子之间是否留有伸缩的「腹地纵深」?
两足是否太开以致难以跳击?
後足是否有著力感?
前足是否灵活?
是否後足及丹田没有用力来站立导致感觉上的竹刀那么沉重?
剑尖是否有指向中心线 (对立两人之间的中心面)以守住「生命线」?
是否维持腹式呼吸的顺畅以避免紧张时无意识之下的呼吸停止, 导致头脑呆滞了?
反之若用胸式呼吸则肩膊上下起伏, 一吸一呼当中的变换瞬间会是一个显露于对手眼前的无法反抗的致命空隙?
面对身长较高的对手是否太仰头, 以致自己身体僵硬起来?
要保持视线的水平, 以馀光监视对手全身细微的动作为要。
完美的基本构形即自然产生一种天衣无缝的架式. 「基本心构六问?」:
有了基本身体构形而无坚强的心构仍是无生命力的空壳。
是否体会「以意导气」?--感应从脚、丹田、左手一连贯传来的气力是否充满并以之延伸到剑尖上来!
是否有把「静坐」(剑道里的静坐默想)在宁静及无念的意境延伸来站中段?
是否不够把眼光延伸至贯穿过对手的胸膛背後,而只是目光停留在对手胸前的手或剑尖?导致太短视以致易受骗?把目光的焦点设定在对手胸膛的正背面并与剑尖的延长线交会,可以构成具有魄力的中段构形。
是否有提起充盈之气,发出裂帛之声,以威胁对手?
是否下定决心,抓住对手随时会出现空隙的第一时间,舍身打击,并把决心表示出来?随後并「残心」准备。 必备的信念是否充实?
「信心」是从充份的锻练而来;是否以「平时当战时」的积极心态来迎探接每次的练习。
是否违忘了「一期一会」的教导?
优秀的心构,无异使自己产生一层无形的保护罩保护自己,同时使自己的攻击也如排山倒海,气力万钧!
「距离」: 从远的间隔(两方剑尖尚未相碰的距离)开始做〝攻-SE ME〞;而後因应著对手空隙的出现在「一刀一足间距」或更近的距离来打击,是理想的模式,练习也应在平时从这样练起。练到能把握住「多一寸即生,少一寸即死」的感觉,才属上乘。 「攻」(SE ME): 双对的两方竹剑将近的当下,以「试探」、「压迫」争夺气势、夺争生命线,随之距离的破坏,忍耐不露形色等作为,虽然看不出刀剑的挥砍,但激烈地拼出火花来的,就是「攻」!「攻」是入虎穴,抓虎子,故要有胆识,更要有万全的准备。大概剑士们拼了一辈子所追求而又难以完全的就是「攻」。
实做练习法是有:
「气攻」: --企图心声、势、肢体语言。
「体攻」: --已准备好随时可跳进打击的优势。
「剑尖攻」:--占领生命线的当下为生,失去中心线的当下为死,逼入对方产生 的空隙,随之予以打击得分是谓之「死之後打」,可得完美的一分。
「四戒」:所谓四戒,就是惊 惧 疑 惑.在决战中要能够捉住对方的四戒,在对方出现四戒的情况下给予致命一击.
「三先」:先、先之先,相对之先,後之先,此是以动作先後来分别,但心态上则完全以先、先之先来觉悟的。
「尊敬对手」:竹刀剑道是藉著持剑的对方来修练的,是故对手是砥砺(磨刀石),对手是吾师,交剑知爱。
「守礼克己」:剑道即做人,谨守以礼待人,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共同携手修入人间圆满的境地。
写于1997.1.5日广州